當前位置: |
我的媽媽
肖文霞/文
    發(fā)布日期:2018-05-17
世上的媽媽都是平凡的,亦是偉大的。
媽媽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她的媽媽,家里老大的她,是背著三個同父異母的妹妹長大的。在那艱苦的年代,她的成長歲月似乎更加的艱苦。
十七歲的大姑娘,在地里勞作都舍不得穿鞋,赤腳走到村口時,怕人們笑話方才擦凈腳把鞋穿上。
為了家、為了生活,一個人背井離鄉(xiāng)來到了太原。媽媽很要強,為了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小學都沒有畢業(yè)的她,一直堅持利用業(yè)余時間讀書、自學、上業(yè)校,硬是當上了一名對文化程度要求較高的電工。就是在那個時候,媽媽養(yǎng)成邊干邊學、不懂就問、愛學習的好習慣,她用過的筆記本上記滿了各種電路圖和讀書筆記。
媽媽有工作了,媽媽嫁給爸爸了,媽媽有自己的生活了,媽媽有我了……生活應該眷顧一下努力生活的人,一個大著肚子的女人,不是應該被愛人仔細地呵護著嗎?然而,我的爸爸有一個光榮的稱謂:軍人,而我的媽媽作為一名軍嫂,最應該擁有的品格就是自強自立。于是,爸爸的一封家書,有任務無法回家照顧即將臨盆的媽媽。在太原無親無故的媽媽呀,你是怎樣一個人在醫(yī)院里生下了我呀?缺衣少食的年代,嗷嗷待哺的孩子;無依無靠的媽媽呀,你的月子是怎么度過的呀……
爸爸長年在外地,媽媽一個人帶著我們姐弟,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盡管生活是如此的艱辛,但是媽媽始終像陽光一樣,溫暖的擁抱著我們,教育我們要樂觀、要堅強、要認真努力地生活。媽媽自強堅韌的生活態(tài)度,言傳身教地影響著我們,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自覺完成作業(yè)、自己洗衣做飯,幫助媽媽干力所能及的家務,一家人齊心協(xié)力,努力向上。
生活是沉重的,但時間是飛快的,轉眼之際,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媽媽變成了姥姥。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們不得已把剛入學的孩子交給了媽媽照管,每次離開時媽媽總會說:你們放心工作吧,我保證把孩子看好!那認真勁兒仿佛是交給她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媽媽愛學習、愛讀書看報,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堅持每天看新聞聯(lián)播,堅持每天看書。這些在艱苦歲月中養(yǎng)成的習慣同樣日復一日的拓印到我的兒子身上。兒子從小自立,自覺完成作業(yè),愛讀書、刻苦學習,直到研究生畢業(yè)我都沒怎么操心,我心里由衷的感激,這都是媽媽的功勞。
勤勞節(jié)儉好像是每一位媽媽都擁有的品質?,F(xiàn)在兒女長大了,生活條件變好了,可她依舊保持著艱苦歲月中的生活習慣。棉褲破了打個補釘,給她換條新的吧,媽媽說舊的穿著舒服;電飯鍋壞了修,修了壞,再繼續(xù)修,一用就是十五年;媽媽從沒過過生日,我們提議給媽媽在飯店過個生日,她堅決不同意,說飯店做的菜還不如自己做的呢……
而媽媽對孩子的愛從來都是無私的、無怨無悔的、不求回報的、亙古不變的。對自己節(jié)儉到吝嗇的媽媽,對孩子卻是大方的很。平日里父母吃飯就是中午炒一個菜,晚上有剩飯就將就一口。可是每次一聽我們要回家,迎接我們的都是滿滿一桌子菜。父母老了,吃藥、去醫(yī)院已是常態(tài)了,艱苦的生活賦予了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也賦予了他們生活的智慧。在藥店買藥,他們會選便宜又管用的;在醫(yī)院檢查,他們會選擇性的檢查,不會都聽大夫的,那股執(zhí)拗勁兒,大夫都得忍讓三分。就算偶爾住院了,他們都是自己掏腰包,不用我們負擔醫(yī)藥費。媽媽總是說,你們都不容易,孩子們都大了,花錢的地方很多,我們自己有醫(yī)保,有存款,自己能管自己。
時鐘一刻不停,帶著我們不能回頭的往前沖,我已站在中年人的浪潮中,時刻準備著迎接那必然會到來的波濤暗流。媽媽已是耄耋之年,背越來越彎曲、腳步越來越蹣跚、身上的毛病也越來越多,但她自強自立的精神卻越發(fā)的熠熠生輝。媽媽住院了,心疼孩子們工作辛苦,晚上都會使勁的趕我們回家,我們拗不過,不想惹她動氣,不放心離開可又無奈。第二天我早早去了醫(yī)院,快到病房時,遠遠的看見一個熟悉的背影,扶著走廊里的扶手,挪著小步向衛(wèi)生間走去,手里端著痰盂……淚瞬間充滿了我的眼眶。親愛的媽媽呀,你就歇一歇吧,讓女兒伺候您一回!
已經(jīng)年老的媽媽依然很干凈、很整潔,雖時常有憋不住尿濕褲子的時候,但都及時換洗,以至于我們這些粗心的兒女都不曾察覺。媽媽有些腦梗,行動不利索,可為了少麻煩我們,媽媽在家時候都堅持做腦梗后的康復鍛煉,也時常柱著拐杖,在廚房自己做飯,還不忘發(fā)豆芽、蒸饅頭,給我們帶上一份。
媽媽的愛綿綿不絕,而忙碌的我們像沐浴陽光一樣自然的享受著這溫暖,這一刻,光弱了,猛然覺醒了。
時光時光慢些吧,別讓您再變老了,我想多陪您說說話,聊聊天,我想多聽聽您對我嘮嘮叨叨要認真工作、要吃好喝好注意身體、要勤快、要節(jié)約過日子……
我想讓您知道我們愛您,我想我可以常常回家…… (作者單位:中冶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