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桂香
前不久,中國二十冶集團郭九春榮獲2013年榮獲中央企業(yè)勞動模范稱號。
多年來,郭九春南征北戰(zhàn),先后參與了寶鋼
1550mm冷軋,張家港浦項不銹鋼一期,墨西哥十萬錠棉紡等18個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技術和管理工作。先后取得三項國家發(fā)明專利,兩項國家實用專利,多次立功授獎。尤其是2009年下半年,郭九春帶領團隊開赴阿爾及利亞塔瑪拉塞特省因薩特拉市北
70公里處的荒漠中,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創(chuàng)業(yè),中冶集團(MCC)的大旗首次在撒哈拉大沙漠腹地飄揚。
擔當——知難而進,勇挑重擔
2009年7月,郭九春開始籌備阿爾及利亞集水管網項目。他收集了大量前期考察資料和招投標文件進行認真研究,并帶著技術人員奔赴施工現場實地調研。調研結果大大出乎預計:阿國南部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只相當于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水平,施工所在地更加落后,資源短缺,主要生產資料都以計劃供應為主;項目招投標是在2007年,兩年后的國家政策、生產要素價格、匯率等都發(fā)生了很大的不利變化,施工所在地位于撒哈拉大沙漠腹地,漫漫戈壁、人煙稀少、資源匱乏、沙塵暴肆虐,常年高溫酷暑,施工條件惡劣。
回國后,郭九春立即組織相關專業(yè)人員結合實地考察得到的數據對合同履約進行風險評估,評估的結果難以接受:成本壓力過大,項目毛利率由投標預計的20%左右降低到了具有虧損的風險,綜合考慮了各種減虧措施及其可能性,盈利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近10億人民幣的合同額極可能出現7000萬的虧損風險。
籌備小組及時向公司匯報了項目狀況。經分析認為,不履約將面臨業(yè)主方的巨額索賠并丟失當地市場,公司決定履約。此時,郭九春知難而進,義無反顧地挑起了合同履約的重擔。得知當地政治環(huán)境不好,安全環(huán)境不容樂觀時,家人十分擔心他的人身安全,多次要求他選擇離開,郭九春卻說:“怎么能遇到困難就退出呢?就是頭拱地也得拱下來?!倍?他與他的團隊已經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默默奮斗了四個寒暑,一座頗具規(guī)模的現代化水廠已在這片不毛之地成型。
突破——知人善任,分權而治
集水管網項目是二十冶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海外EPC項目,涉及國內外單位眾多,項目運作戰(zhàn)線長、環(huán)節(jié)多、難度大,管理協調不善極易在某個環(huán)節(jié)上出現問題,進而影響全局。郭九春站在全局的高度科學布排,用人所長,分權而治,確保整體推進。
首先明確定位國內、阿爾及利亞辦事處人員及施工現場負責人的職責,強調國內、阿爾及利亞辦事處對施工現場的服務及人、財、物及技術支撐的職責;其次,明確定位EPC三大領域的負責人及職責,強調要根據項目進展的階段性工作內容重點突破,加強領域間的協調配合,力求全面推進;第三,明確現場人員的分工不分家、工作互補原則,有效保證了因簽證到期、休假、傷病等原因導致的人員缺位而工作能夠連續(xù)進行。
截止目前,圖紙設計與審批已接近尾聲,大批量的設備談判、采購與物流已全部完成,土建與管道施工主體部分施工結束,已進入收尾階段,工程實物量已完成總量的80%以上。
成長——知恥后勇,重點突破
國外項目的狩獵者。對郭九春及其團隊而言,國外EPC項目是一個新課題,除了施工是行家里手之外,其他都是門外漢,面臨的困難顯而易見,語言關、設計關、進人關、采購關、物流關等等,關關難過,施工條件、施工環(huán)境和施工標準包括當地人的思維方式都與國內截然不同。尤其是2011年前后,由于項目資金業(yè)主支付不到位,施工方法和工作方式與業(yè)主不對接,隨著工程全面展開,矛盾也越來越大,很多人悲觀失落,情緒低迷,在這種情況下,二十冶集團公司董事長張孟星來到項目現場,對參戰(zhàn)員工進行鼓舞和激勵,郭九春把“辦法總比困難多,堅持就是勝利”的項目理念雕刻在石頭上給大家以鼓舞,同時還響亮地提出“吃苦耐勞、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項目精神和不滿足于“最遠、最難、最苦”的理解與同情上,追求“最強、最優(yōu)、最能戰(zhàn)斗”的團隊建設目標,并在此精神和目標的激勵下,一路攻堅克難,大踏步地前進。
成本減虧的實踐者。面對巨大的虧損風險,郭九春沒有怨天尤人,對自己及團隊推出明確的要求:“雖然項目先天不足,虧損的責任不在我們,但我們作為公司派出的合同履約團隊,減虧、甚至扭虧責無旁貸”。為此,他把項目風險控制放在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花費了巨大的精力、采取了各種措施、做出了不懈努力。首先,嚴把設計關,提出了“相符性、可靠性、經濟性”的設計優(yōu)化原則,在確保設計與合同要求相符并安全可靠的基礎上必須考慮設計優(yōu)化,從源頭上控制成本。對于重要單項的設計如:
50000立方米水池基礎、集水管網、中壓架空輸電網等他都親自參與并積極提出合理意見及建議,嚴格把關,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僅
50000立方米水池基礎設計一項就節(jié)約成本人民幣450萬元。其次,嚴把設備、材料的采購關,前期進行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在與歐洲及當地設備供應商的談判中掌握完全的主動權,貨比三家,擇優(yōu)擇廉。第三、嚴把費用開支關,把艱苦奮斗的精神貫徹到國外項目施工的全過程。第四、與業(yè)主和監(jiān)理保持良好溝通,通過補充協議的形式彌補了原合同工程量的不足和報價的缺陷。例如:1號補充協議解決了合同中營地保安費的不足,共增補保安費約2億第納爾(約合人民幣1500萬元 );2號補充協議的談判異常艱苦,歷時16個月,總計開了50多次協調會,其中業(yè)主合同委員會全員參
加的會議17次,正式上報報價版本5次,于
2013年2月27日通過了業(yè)主合同委員會的審批并于當日上報國家合同委員會,現正等待國家合同委員會的審批,2號補充協議合同總額約8億第納爾(約合人民幣6000萬元 ),若不出意外順利審批通過,項目虧損的風險將極大地降低。
滾動發(fā)展的責任者。國企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競爭中標項目來之不易,能否站穩(wěn)腳跟以現場保市場,謀求更多市場份額,進而攤簙成本獲取效益,是負責任的國企領導者必須的選擇。郭九春在主持項目推進全局工作之余,以高度的責任感瞄準周邊市場,尋找、跟蹤新項目,同時在工作中注重與業(yè)主之間的關系處理,以個人的誠信和企業(yè)的實力獲取信任、信譽,為水線項目后續(xù)標段6標(脫鹽水站標)和二期工程(新增50000立水池和配套管網)的投標和阿爾及利亞后續(xù)市場的開拓打好基礎?!。ㄗ髡邌挝唬褐袊奔瘓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