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滑雪大跳臺位于北京首鋼老工業(yè)園區(qū),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北京賽區(qū)的新建比賽場館。冬奧會期間首鋼滑雪大跳臺將進行單板滑雪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男子、女子)比賽,產生男女共四枚金牌。

首鋼滑雪大跳臺選址位于首鋼老工業(yè)園區(qū)內的群明湖西岸、冷卻塔東南側。場館安保區(qū)劃定為環(huán)繞群明湖,北側至群明湖北路以北,東側至晾水池東路以西,南側至群明湖南路以南,西側則包含冷卻塔地塊,向西沿至豐沙線鐵路以東。場館安保區(qū)占地約13.2公頃(不含水面),其中前院區(qū)為34900平方米,后院區(qū)為97800平方米,跳臺占地面積(含結束區(qū))約為5500平方米。

跳臺起點距離冷卻塔30米,距離豐沙線鐵路保護距離25米,考慮到日照、風向以及盡量少占用群明湖水面等因素,跳臺布局方向為東偏南10度。跳臺總長度約160米,出發(fā)區(qū)高度47.5米,起跳點18.9米,結束區(qū)為-4米,總落差51米,跳臺造型最高點61米。

結束區(qū)南側為運動員通道與混合區(qū),東南側為計時計分點,正東面為評論員席,東北方向為頒獎區(qū)。跳臺為構筑物,跳臺下方布置少量臨時設施,供競賽辦公與競賽管理使用。賽后作為奧運遺產可打造特色體育休閑設施,用于推廣大眾單板大跳臺運動。

首鋼滑雪大跳臺是單板大跳臺項目的全球第一座永久競賽設施。采用了最新的單板大跳臺賽道曲線,集成了與單板大跳臺項目相關的最新競技體育研究成果,包括出發(fā)區(qū)構成、助滑道配置、起跳區(qū)配置、裁判塔設計等。

首鋼滑雪大跳臺的設計與工業(yè)遺產再利用緊密結合。項目選址于首鋼工業(yè)遺產園,除跳臺本體以外,賽事的配套設施全部來自首鋼冷卻塔區(qū)域的工業(yè)遺產改造。項目通過單板大跳臺這項青年人氣極高的運動創(chuàng)造新的城市活力點,冬奧歷史上第一次實現競賽場館與工業(yè)遺產再利用與城市更新的完整結合。項目受到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充分肯定,巴赫稱其為“對國際奧委會2020議程的理想詮釋”。

設計考慮了可變剖面賽道的能力。在冬奧會后,借助臨時構件的可實現剖面具備一定近似性的單板大跳臺項目與空中技巧項目的相互轉換,為訓練與賽事舉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最新的賽道剖面設計與集成技術,特別是與空中技巧共享賽道的可能性,代表了此冬季競技體育領域的最新水平。

跳臺本身在設計中被賦予了飛天概念,是敦煌壁畫中被大量表現的形象,突出了飄逸的感覺。一方面飛天曲線與單板大跳臺本身曲線較為契合,而另一方面“飛天”一詞有向空中騰躍、向空中飛翔的意向。與賽道形狀密切結合的敦煌“飛天”彩帶形像,為當代體育項目增加了可識別的中國文化元素。滑雪大跳臺及附屬區(qū)域參與北京西部永定河沿岸天際線與公共空間的重新定義,為賽后規(guī)劃的一系列體育休閑功能將為冬奧留下貢獻于北京城市活力的遺產。 (來源:中國建設報)